亚洲投行排名 前五名被中资投行包揽
2016-10-03 13:42:36
8326
【友财网讯】-两年前,亚洲投资银行排行榜堪称一份华尔街知名投行名录,八家西方银行占亚洲投行业务收入的30%,其中高盛集团居首,德意志银行、瑞信、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随后位列前五。

可是如今,根据Dealogic的数据,排在前五的变成了中资投行,而前10名中有七家是中资投行,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达到60%。这些投行大部分在亚洲以外几乎没有知名度。有些成立不过几年。许多都和中国政府有财务关联,美国银行家抱怨道,这些中资投行的崛起是因为有政府相助。
那么,这些中资投行都有哪几家?它们又是如何实现崛起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前五名:
1.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收入为3.85亿美元(并列第一)
中信建投证券主要因承销中国公司的股票交易和非公开配售而着称,不过推动该公司今年排名上升的是其发债业务的强劲表现。该公司的股东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券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子公司,持有中信建设证券40%的股份,中信证券持股7%。中信建投证券最近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请。
1. 中信证券,3.85亿美元(并列第一)
以资产规模计算,中信证券是中国最大的券商,该公司是国有金融巨头中信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中信集团的银行部门正在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化肥巨头先正达的交易提供咨询服务,这一尚待完成的收购是中国公司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中信证券还参与了国有巨头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后者的子公司最近以100亿美元收购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股市在去年夏天暴跌后,中国官方对证券行业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展开了调查,中信证券成为调查目标之一。中信证券去年末表示,该公司违反了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规定。
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5亿美元
这家以资产衡量排名中国第三的券商去年在上海进行了中国市场五年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该公司也在中国政府对证券行业的整顿中受到影响,去年秋季其香港子公司的董事长失踪。五周后这位董事长重新露面,该公司表示他一直在大陆协助某些调查,而其本人并非调查的对象。
4.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4亿美元
这家已经在中国深圳股市上市的券商于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抓住了香港股市回升的机遇。该公司是很多中资银行看中的承销商,曾负责了众多金融类企业的IPO以及后续事项。
5.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2.23亿美元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金公司于1995年作为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摩根士丹利的合资公司而创立。随后摩根士丹利在因控制权问题与中金公司管理层发生争执后将持股以获利丰厚的价格卖给了私募股权公司KKR & Co. L.P. (KKR)和TPG。中金公司去年秋季在香港上市,今年早些时候赢得一项美差,为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技术分销商英迈的交易提供咨询服务。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都拥有大批投资银行家用于争取交易。

可是如今,根据Dealogic的数据,排在前五的变成了中资投行,而前10名中有七家是中资投行,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达到60%。这些投行大部分在亚洲以外几乎没有知名度。有些成立不过几年。许多都和中国政府有财务关联,美国银行家抱怨道,这些中资投行的崛起是因为有政府相助。
那么,这些中资投行都有哪几家?它们又是如何实现崛起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前五名:
1.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收入为3.85亿美元(并列第一)
中信建投证券主要因承销中国公司的股票交易和非公开配售而着称,不过推动该公司今年排名上升的是其发债业务的强劲表现。该公司的股东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券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子公司,持有中信建设证券40%的股份,中信证券持股7%。中信建投证券最近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请。
1. 中信证券,3.85亿美元(并列第一)
以资产规模计算,中信证券是中国最大的券商,该公司是国有金融巨头中信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中信集团的银行部门正在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化肥巨头先正达的交易提供咨询服务,这一尚待完成的收购是中国公司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中信证券还参与了国有巨头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后者的子公司最近以100亿美元收购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股市在去年夏天暴跌后,中国官方对证券行业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展开了调查,中信证券成为调查目标之一。中信证券去年末表示,该公司违反了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规定。
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5亿美元
这家以资产衡量排名中国第三的券商去年在上海进行了中国市场五年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该公司也在中国政府对证券行业的整顿中受到影响,去年秋季其香港子公司的董事长失踪。五周后这位董事长重新露面,该公司表示他一直在大陆协助某些调查,而其本人并非调查的对象。
4.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4亿美元
这家已经在中国深圳股市上市的券商于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抓住了香港股市回升的机遇。该公司是很多中资银行看中的承销商,曾负责了众多金融类企业的IPO以及后续事项。
5.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2.23亿美元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金公司于1995年作为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摩根士丹利的合资公司而创立。随后摩根士丹利在因控制权问题与中金公司管理层发生争执后将持股以获利丰厚的价格卖给了私募股权公司KKR & Co. L.P. (KKR)和TPG。中金公司去年秋季在香港上市,今年早些时候赢得一项美差,为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技术分销商英迈的交易提供咨询服务。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都拥有大批投资银行家用于争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