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版高盛将是一场艰苦的奋斗

文/帕克多 2019-07-13 09:33:06 4900

【友财网外汇资讯】-那个肩负着打造中国版高盛重任的人收起了他的和颜悦色。


打造中国版高盛将是一场艰苦的奋斗


今年1月在北京四季酒店,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当着众多员工的面点了国际部门几个负责人的名字,质疑他们赚取像样的资本回报的能力。在坐满投资银行家的会议室里,这样的批评着实惊人。


对默默坐在那里听张佑君训话的中信里昂证券高管们而言,这也标志着一段三年来风波不断的关系画上了句号。接下来几周,这些高管几乎尽数辞职,随后又有50多人离职,让中国打造全球投资银行业巨擘的努力面临着付诸东流的威胁。


对十几位现任和前任高管进行的采访拼凑出了这波离职潮背后的故事,也彰显出中国向海外扩大金融影响力所面临的困难。为了畅所欲言,这些高管不愿在报道中具名。故事中有受伤的自尊,失去的奖金,文化上的冲突,有人说这是里昂证券在六年前被中信证券收购,将这家习惯率性而为的香港公司交到国有巨头手中后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事情。


“这是迟早的事。”前建银国际高级顾问、现为Schulte Research创始人的Paul Schulte说道。“过了这么久才发生我很惊讶。”


中信证券和中信里昂证券不予置评。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尴尬的联姻。中信是国家资本主义自上而下推动建立起来的品牌,里昂证券则是两名昔日的记者在香港一手创办,骨子里刻着独立的性格。这家斗志昂扬的公司以其尖锐的研究报告和犀利的年度论坛而闻名,研报中会有一些批评时局的观点,论坛上会出现诸如前拳击手麦克·泰森这样不同寻常的发言人。


时任里昂证券首席执行官的Jonathan Slone与时任中信证券董事长的王东明策划了2013年的那场收购,交易成立的前提假设是作为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将可以借助里昂证券的全球客户基础,与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国际巨头展开正面交锋。


但这个愿景从未成为现实。在收购完后的几年里,中信证券与中信里昂证券的员工大多还像合并前那样各自为战。当张佑君在2016年接替王东明出任董事长并加大力度推动两者业务整合时,紧张关系陡然升温。


钱和权力是关键症结所在。包括张佑君在内,很多中信人对里昂证券原班人马得到的薪酬超过了创造的收益表示失望。另一方面,这个国际班底对他们认为北京方面毫无必要的横加干涉,以及重大决定上不愿让员工参与商讨倍感不满。


最近从中信里昂证券辞职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提到,公司被收购后的很多方面让他感到不舒服。虽然他对这个部门的发展方向忧心忡忡,想与张佑君谈一谈,但来自中信证券的同事建议他避免与领导做这种没有奉承的谈话。无论如何,与张佑君见面并非易事,因为他往往避免与非中国籍员工打交道。


这位高管在决定今年辞职前被迫搬到了另一个办公室——尽管他曾多次反对。这让他确信自己的自主权在张佑君领导下会严重受限。


中信里昂证券在中国经济放缓和全球资本市场环境艰难的情况下业绩平淡,加剧了两个阵营之间的摩擦。


局势一度恶化到一些高管在2016年提出了卖掉这家公司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从未被认真研究过,而且中信证券当时公开否认这种说法。


不过,中信里昂证券采取了削减成本的做法,在当年9月要求全球1,500名员工休最多10天无薪假,并在2017年2月关掉了美国股票研究部门。结束这块业务导致奖金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士气。


在中信里昂证券因中国华信能源子公司发行的债券损失近3,100万美元后,去年年底,张佑君通知高级管理人员将再度下调奖金,紧张关系随之达到了顶点。


Slone反对这项决定,他在北京参加会议时称中信里昂证券员工不该受此事牵连,因为推动华信交易的人来自中信证券。其中一位与会高管回忆说,Slone警告称如果人人都受打击,将“打破这个平台,因为信任是脆弱的”。


无论如何,张佑君还是付诸行动,将奖金池规模同比砍掉60%左右。包括Slone在内的中信里昂证券最高管理层没有奖金,同时被要求接受减薪。


大约在同一时间,一份允许中信里昂证券管理层独立经营的为期五年的协议到期了,这为张佑君敞开了大刀阔斧改革的大门。他把一些驻北京员工转移到中信里昂证券关键的后台岗位上,改革了中信里昂证券的薪酬体系,使其更符合中信证券要求,并规定60岁为强制退休年龄,迫使几位有数十年经验的员工离职。


中信里昂证券高层负责人自2月份开始纷纷离开。第一批离开的人中就有曾任中信里昂证券董事长的唐臻怡,在与张佑君翻脸前,他曾被视为在北京和香港两派之间斡旋的人。随后是Slone,接着是中信里昂证券首席运营官Nigel Beattie,负责销售和交易的Xen Gladstone,研究主管Edmund Bradley,以及首席市场策略师Christopher Wood。


后来,这波离职潮从高层开始向下扩散。至少有32名驻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员工在6月份转投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Inc.,大约10名中信里昂证券China Reality Research部门的员工投奔了瑞信集团。英国和日本也有一些员工离职。


张佑君在这场动荡中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他在3月份举行的公司大会上承认一些员工对2018年奖金感到失望,但承诺如果业绩达标,公司将提供一流的薪酬。他还重申了关于国际市场的承诺。


他表示,相信中信里昂证券为中信证券海外扩张做出贡献只是时间问题。


从数字来看这将是一场艰苦的奋斗。根据彭博新闻社看到的数字,中信里昂证券今年前五个月赚了2,700万美元左右,比内部预估低58%。相比之下,高盛一季度赚进22.5亿美元。


张佑君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推动中信里昂证券在股票交易之外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这项业务贡献了大约一半的营收,但交易费用下降和研究支出减少使其遭受打击。


虽然中信里昂证券在固定收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投资银行业务进展缓慢。该部门今年截至5月份收入仅为2,070万美元,比预算低55%。由于中国资本管制加之贸易战遏制交易兴趣,近期增长前景黯淡。


大部分国际负责人离职可能让该公司争取海外业务变得格外困难。虽然张佑君启用中信里昂证券老将Rick Gould担任首席执行官,但填补大部分高层职缺的还是中信的人,中信里昂证券执行委员会七位投票成员中目前有五位来自中信。


Aletheia Capital Ltd.驻新加坡分析师Sanjay Jain称,该公司最终可能不得不降低在全球的宏伟目标,专注于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投资银行。Aletheia Capital Ltd.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投资研究公司之一。


“中信里昂证券可以在中国做得很好,它在那里拥有品牌优势和人员优势。”Jain表示。“除此之外,就很有挑战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