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OpenAI巨额交易引发“循环融资”担忧
【友财网讯】-三年前,OpenAI与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共同助推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启动;如今,两家企业再度联手,通过一项合作开启人工智能发展的“更高成本阶段”——而这一交易也迅速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英伟达于上周宣布,将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助力这家ChatGPT开发商大规模扩建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部分分析师指出,这笔交易引发一个疑问:英伟达是否在通过巨额投资支撑市场,以促使企业持续采购其产品?
“此举显然会加剧‘循环融资’担忧。”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在交易宣布后发布的投资者报告中写道。
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类担忧始终不同程度地围绕着英伟达。PitchBook的数据显示,2024年英伟达参与了超过50笔人工智能企业的风险投资交易,且今年有望突破这一数字。而这些企业(包括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商和云服务提供商)随后会用获得的投资资金,采购英伟达价格高昂的图形处理器(GPU)。
但拉斯贡表示,对OpenAI的这笔投资规模“似乎令其他所有投资都相形见绌”。他在报告中指出,该交易“可能会让这类担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且或许有充分理由)引发人们对这一举措背后逻辑的质疑”。拉斯贡补充称,英伟达已表态,对OpenAI的投资不会被用于“直接采购”英伟达产品。
包括微软(Microsoft Corp.)、亚马逊(Amazon.com Inc.)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也对头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进行过战略投资,目的是为自家云计算服务引流。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占据独特地位——其在高端芯片市场占据主导,而这类芯片对训练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因此,英伟达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热潮中最大的单一受益方。
英伟达与OpenAI的交易,还发生在行业面临不确定性的节点。行业内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人工智能领域可能面临类似25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风险。尽管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相信人工智能的长期潜力,且认为需要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但他也承认,部分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估值可能并不合理。
对于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的OpenAI而言,与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指英伟达)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或许能获得其独自无法获取的融资渠道和更多计算资源。
“这有点像让父母为你的第一笔抵押贷款做担保。”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师杰伊·戈德堡(Jay Goldberg)表示——他是少数对英伟达股票给出“卖出”评级的分析师。
戈德堡称,他同样认为这笔交易带有“循环融资”的意味,且可能是“泡沫式行为”的体现。
“行情好的时候,这会让情况变得更好:业务增长更快,业绩数据攀升得更猛。”他说,“但当周期转向时(周期必然会转向),这会让下行阶段的情况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