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称美国的贸易谈判“良好” 但对后续步骤保持沉默
【友财网讯】-中国贸易特使李成钢形容与美国的会谈是“良好的”,此前他们于5月12日在瑞士进行了首次高层接触,导致贸易紧张局势解冻。然而,双方仍在继续进行含蓄的相互指责。
李成钢上周四在济州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当CNBC问及此次对话是否具有建设性时,李成钢回答 “当然”,但没有透露双方未来会晤的更多细节或线索。
李成钢告诉记者,他不知道中美两国元首是否会举行会晤或通话。
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永谦在比平时晚一个小时开始的每日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克制,没有提供有关贸易谈判的新细节。
分析人士预计,两位领导人的直接接触可能意味着会谈取得了更有意义的进展。
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受到欢呼,被认为是中国对特朗普关税的不妥协回应的证明。
双方同意暂时降低关税,以便有更多时间就更持久的协议进行谈判,同时就经济和贸易问题建立“沟通机制”。
关税减免也在一定程度上照亮了中国的经济前景,促使一些经济学家提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
*抨击还在继续*
尽管双方达成了关税停战协议,但双方在其他领域继续相互攻击,突显出紧张关系的脆弱性。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上周二警告公司不要使用华为的昇腾(Ascent)人工智能芯片,招致北京的批评,称这是“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的行为。
上周五,中国外交部的语气更加强硬,谴责美国的“长臂管辖”,称中国“永远不会接受”。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严格控制关键矿产的出口。稀土矿物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被北京视为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的有效杠杆。
中国商务部在上周早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敦促地方当局打击稀土走私。
4月4日,中国开始阻止几种稀土金属的出口,以报复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解放日”关税。
想要出口这些产品的公司需要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批准。据路透社报道,至少有四家稀土磁铁生产商获得了此类出口许可,其中包括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的供应商。
在上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及稀土管制问题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提供。
*稀土误读*
白宫前高级情报官员丹尼斯·怀尔德(Dennis Wilder)表示,北京方面可能高估了稀土矿产对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性。怀尔德目前是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问题对话倡议的高级研究员。
“如果中国夸大这张牌,美国将找到其他途径获得稀土。”他指出,加拿大是另一个稀土来源。
他补充说,中国领导层还低估了承诺采取更有力措施打击芬太尼流动的必要性。
另外,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上周三表示,如果中国不能在芬太尼问题上进行合作,“将会付出代价”。
Evercore ISI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策略师尼奥·王(Neo Wan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即将到来的谈判对北京来说是“高风险的”,因为如果关税暂停到期,中国“将失去更多”。
尼奥·王表示,他预计北京将寻求“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以有利于共和党的方式吸引特朗普”。这些措施包括承诺增加购买美国商品或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如果中国官员认为不太可能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他们可能会优先解决与芬太尼有关的20%的关税,在芬太尼执法和TikTok在美国的销售方面做出让步,尼奥·王称这是特朗普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