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贸易争端持续 特朗普与万斯开启与中国达成协议的大门

文/利迪亚 2025-10-13 12:00:53 1198

【友财网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周日释放出愿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平息新贸易紧张局势的信号,同时警告称,中国近期宣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是谈判的主要障碍。


随着贸易争端持续 特朗普与万斯开启与中国达成协议的大门


在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之际,副总统JD·万斯呼吁中方“选择理性道路”,并声称若争端持续,特朗普将拥有更多筹码。


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声明,既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台阶”,也隐晦威胁称全面贸易战将对中国造成打击。


他在声明中写道:“不用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希望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它!”


特朗普与万斯的言论表明,美国一方面希望持续施压,促使中国撤销近期的贸易举措;另一方面也试图安抚受惊的市场,让市场相信“以牙还牙”的升级并非必然。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扬·哈祖斯、安德鲁·蒂尔顿等人在报告中指出:“相较于此前几次关键中美会谈前的预期,近期政策动向显示出更多潜在结果的可能性。”


“最可能的情况是,双方均收敛最激进的政策,通过谈判进一步延长——甚至可能无限期延长——5月达成的关税升级暂停协议。”


上周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将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及其他贸易措施作出回应,引发市场恐慌,股市、原油与加密货币价格大幅下跌。而在特朗普周日发表上述言论后,周一亚洲早盘时段,美国股市期货大幅上涨。


万斯将当前局势描述为一场持续的谈判。


他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表示:“这将是一场微妙的博弈,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的回应。如果他们采取极具攻击性的态度,我可以保证,美国总统手中的筹码远多于中国。但如果他们愿意展现理性,”美国也会相应作出回应。


中国商务部周日早些时候表示,美方应停止以加征关税相威胁,呼吁通过进一步谈判解决未决贸易问题。


中国商务部称:“动辄以加征高额关税相威胁,不是与中国相处的正确方式。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过去一周,中国宣布了新的出口管制及其他措施(部分措施将于11月生效,且可能不会全面执行),导致双方紧张局势升温。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表示:“显然,所有人都已看清,中国的这种夺权行为是不可容忍的。”


上周五,特朗普显然怒火中烧,宣布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限制部分美国软件出口,甚至暗示可能停止飞机零部件供应。不过,他同时表示已选定11月进行谈判。


周日,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前往中东时对记者说:“让我们拭目以待。你们知道11月1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那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对我而言,11月1日还很遥远;但对其他人来说,可能近在眼前。当我听到11月1日,我觉得还早得很。”


格里尔将这一期限视为本周市场动荡有望平息的理由。


他表示:“我认为市场产生担忧是正常反应。但要说明的是,这些措施尚未实施,计划11月1日才生效。因此,我认为随着局势逐步明朗,本周市场会趋于平静,希望如此。”


高盛经济学家指出,中国近期的举措可能意在向美国争取更多让步,这或许会带来“对市场有利的结果”,即美国降低部分关税。不过,也存在负面风险——中美双方可能重新实施三位数关税。


*筹码博弈*


万斯透露,他已于周六和周日与特朗普会面,称总统“重视与习主席建立的友谊”,但补充道:“我们拥有大量筹码。我希望,我也知道总统同样希望,我们不必动用这些筹码。”


他进一步表示,“若中国选择切断全球对其部分产品的获取渠道”,这种良好关系将受到威胁。


周日,格里尔援引中国商务部声明中“出口管制不等同于出口禁令”的表述指出:


“显然,中国已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严重越界,超出了可接受范围。”


今年春季,这两个超级大国曾陷入贸易争端升级,双方相互加征的关税税率均升至至少125%。此后,双方达成协议,将关税降至当前水平——中国对美商品征收10%关税,美国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对自华进口商品加征30%综合关税。


万斯表示:“未来几周,我们将清楚了解,中国究竟是想与我们开启贸易战,还是愿意展现理性。我希望他们选择理性之路。”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双方将在11月10日关税贸易休战到期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另一轮会谈。


中国商务部下属智库中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周密表示:“我们不会被这种强权政治的胁迫性和单边行动吓倒。”


“我们的行动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周密说。


双方都为缓和局势留出了空间。特朗普的关税定于11月1日生效,几天后预计他将与习近平在韩国的一次峰会上会面。中国的新管制措施定于一周后开始生效,就在最新的将关税限制在高达145%的贸易休战到期前不久。


对人工智能和武器制造至关重要的技术和磁铁的出口管制是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谈判的核心。


“华盛顿对中国的恐惧是战略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独立分析公司Hutong Research的分析师表示,“稀土流动的中断威胁到国防生产能力,这是美国全球力量投射的核心支柱,进而也威胁到美元的稳定。”


最新的对峙凸显了两个对手达成贸易协议的难度。据报道,中国谈判代表向特朗普团队提出了一项庞大的投资计划,但这种资本流动可能会被美国国家安全管制措施阻止。其后果也可能危及中国拥有的社交媒体巨头TikTok在美国业务的交易,美国立法者此前曾因安全担忧而反对该交易。


北京的经济智库CF40表示,最终,美国会发现,与对手相比,局势升级和TikTok交易的任何破裂都更难以承受,该智库称中国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来应对美国更高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依赖TikTok来吸引年轻选民,而且由于2026年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其采取极端措施的空间有限。”该组织在周六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关税在美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和短缺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今年中国在许多市场的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表明北京在没有美国消费者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周一公布的数据预计将显示工厂引擎再次强劲运转,这给了中国更多的谈判空间。不过,关税的大幅飙升将给已经在应对国内需求疲软和通缩压力的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双方官员最早可能在本周再次坐下来,届时一个中国团队将前往华盛顿与国际金融领袖举行例行会议。北京的官员可能会在那里面临全球同行的反对,因为中国最新的稀土限制措施不仅限于美国,还可能扰乱欧洲和亚洲的公司。


重新出现的边缘政策再次引发了对全球贸易更深层次破裂的担忧,这可能会推动两国经济走向部分脱钩。上周五市场出现反弹,美国股市遭遇六个月来最严重的抛售,大豆、小麦、铜和棉花等大宗商品均下跌。


The Futurum Group的首席半导体分析师雷·王表示,最终,这场博弈可能会以某种形式的谈判解决方案告终。他补充说:“双方在经济、安全和供应链方面的利害关系实在太大,无法无限期维持当前的对峙局面。”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利用其在关键稀土方面的主导地位,迫使特朗普放宽了对中国某些商品的出口管制。中国的团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轮谈判中推动美国做出类似的让步。


《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将最近几天的破裂描述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中国正在利用其在稀土方面的影响力来阻止芯片限制。


“今年,特朗普政府多次在没有与我们协商的情况下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制裁我们的公司也同样随意。”他在X上写道,“中国将利用自己的实力阻止美国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