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贸易战中回击美国 中国借鉴了美国的策略

文/利迪亚 2025-11-01 12:00:49 3517

【友财网讯】-中国常常谴责美国把手伸得太长,对非美国公司提出要求。但本月当中国试图反击美国利益时,北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为了在贸易战中回击美国 中国借鉴了美国的策略


在扩大稀土出口规则方面,北京首次宣布,外国公司即使出口仅含有微量中国原产稀土材料或使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磁铁,也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表示,这意味着如果韩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手机含有中国原产的稀土材料,那么该制造商要将手机销往澳大利亚,就必须获得北京的许可。他说:“这条规则让中国基本上控制了全球经济中技术供应链的方方面面。”


对于任何熟悉美国贸易做法的人来说,中国只是在借鉴美国沿用了几十年的政策: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该规则将美国法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外国制造的产品,并且经常被用来限制中国获取某些在美国境外生产的美国技术,即使这些技术由外国公司掌握。


在这场似乎旷日持久的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中,这是北京利用美国先例来获取与华盛顿对峙所需工具的最新例证。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的中国政治研究员尼尔·托马斯表示:“中国在向最优秀的国家学习。北京在复制华盛顿的策略,因为它亲眼目睹了美国的出口管制能够多么有效地限制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政治选择。”


他还补充说:“同行识同行。”


*这种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2018年*


2018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战,从那时起,北京就感到有必要制定一套法律和政策,以便在新的贸易冲突出现时能够随时部署。而它则从华盛顿那里寻找灵感。


中国商务部2020年建立的不可靠实体清单,类似于美国商务部限制某些外国公司与美国开展业务的“实体清单”。


2021年,北京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允许中国外交部等机构拒绝向不受欢迎的个人和企业发放签证,并冻结其资产,这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财政部的做法类似。


官方新闻机构中新网在2021年的一篇新闻报道中称,这是应对外国制裁、干预和长臂管辖的工具包,并引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即北京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报道中援引中国学者李庆明的话说,该法律“梳理了相关外国立法,并考虑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他还表示,这可以阻止对方升级行动。


在过去几年里,北京采取的其他正式措施包括扩大出口管制和外国投资审查工具。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学者杰里米·多姆表示,北京在制定非贸易、非涉外领域的法律时,经常借鉴外国模式。他说,当中国寻求在贸易和制裁方面进行对等报复的能力时,所使用的工具往往与美国的“非常相似”。


多姆还说,两国政府都采取了“全面的国家安全观”,扩大了这一概念的范围,以便为限制对方提供理由。


*今年情况有所加速*


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久就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战,北京除了提高关税以与美国总统加征的关税相匹配外,还迅速部署了其新工具。


2月,作为对特朗普以北京未能遏制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流动为由,首次对中国加征10%关税的回应,中国商务部将拥有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以及生物技术公司Illumina的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


这禁止它们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进出口活动,并禁止它们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北京还宣布对钨、碲、铋、钼和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都是生产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元素。


3月,当特朗普加征了与芬太尼相关的第二次10%关税时,北京又将10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将15家美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包括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等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称它们“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


然后在4月,所谓的“解放日”关税来了,北京不仅对特朗普高达125%的关税进行了对等回应,还将更多美国公司列入黑名单,并宣布对更多稀土矿物实施出口管制。这导致了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喷气式飞机和导弹等众多产品生产所需的磁铁运输暂停。


虽然这些新工具让中国能够与美国对峙,但多姆表示,它们并非没有风险。


他说:“这种表面上平衡和公平的做法存在两个危险,一是一方认为是对等的行为,另一方可能会解读为升级;二是在竞相降低标准的过程中,没有人会赢。”